電話傳真:0513-87540886
手機微信:15262782333
郵箱:nthzs@nthzs.cn
地址:南通市港閘區萬達廣場A5幢2701
聯系人:許經理
百年前,先賢張謇先生憑著強烈的愛國之心,在家鄉創辦大生紗廠,走上實業救國道路,這在南通民營經濟發展乃至中國近代民族工業史上,都是一個值得紀念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事件。
隨后,張謇所創的企業在中國早期現代化的實業領域不斷開疆辟土,最終發展成為擁有40多個農工商企業的民族資本集團,其規模、技術水平均居于當時國內領先地位,成為近代中國民營企業成功的典范,使南通成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源地之一。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南通在江蘇率先進行大規模國有、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為民營經濟高起點參與市場競爭提供了條件,催生了一批新辦、領辦民營企業。而本世紀初,南通在江蘇全省率先確立民營經濟主流經濟的地位,鼓勵、支持和引導民營經濟的發展,出臺《關于爭創江蘇民營經濟第一大市的若干意見》,再次吹響加快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的“沖鋒號”。
據南通好助手了解,為爭創“江蘇民營經濟第一大市”,南通市委、市政府出臺文件要求:凡國家未明令禁止的投資領域,徹底向民企開放;凡是外地有的、能享受的合法合理的優惠,南通都能享受;凡是對民營經濟有歧視的、不合理的政策,都要叫停。自此,南通民營經濟發展迎來新高潮。
數據顯示,自改革開放以來,南通個體工商戶從1978年的1722戶,到2017年末達到了55萬多家;私營注冊公司從無到有,2017年末達19.4萬家,注冊資本超11200億元。至2018年10月止,南通的民營經濟占GDP比重達67.7%,民營經濟稅收占國、地稅收比重達75.6%,固定資產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1.9%,南通民營經濟發展加入了江蘇省第一方陣。
多年來,南通民營經濟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發展迅猛,已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主引擎。當前,南通正在積極爭當江蘇沿海崛起的龍頭,爭當全省解放思想跨越趕超的先鋒、全省高質量發展的先鋒、新時代全省干事創業的先鋒,加快打造上海“北大門”,建設長三角北翼經濟中心以及具有較強區域影響力的創新之都。在這過程中,民營經濟不僅是重要的服務對象,更是重要的參與主體,民營經濟對于南通未來發展,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深刻影響。而打好南通民營經濟這張“王牌”,則讓南通未來發展充滿活力和生機。
1899年5月23日,張謇創辦的南通大生紗廠的正式開工投產。2016年4月,南通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33次會議決定,將每年5月23日確定為“南通企業家日”。每年這天,南通都會隆重表彰“張謇杯”杰出企業家、“三名”人物等一批優秀企業家。在全國率先形成尊重、理解、支持企業家發展成長的制度性安排,并不斷優化企業健康發展、企業家健康成長的軟硬環境。
2016年5月23日,南通市委、市政府舉行隆重表彰活動,授予中天科技集團董事長薛濟萍“‘張謇杯’南通杰出企業家”稱號,成為首位捧得“張謇杯”的杰出企業家。也許很多人不知道,40年前,當時還是如東縣河口鎮黃海建材廠廠長的薛濟萍正帶領著工人挖泥燒磚,而造出最結實的窯磚是他彼時最大的夢想。時間來到1984年,南通成為全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南通經濟體制全面改革,市場體系快速完善,一大批鄉鎮、集體企業改制民營,由此,一個個家庭作坊、棚戶小廠開始發展成為可與知名跨國企業媲美的中國民營企業。薛濟萍的磚瓦廠在時代的大背景下,轉戰電纜行業,一家名不見經傳的鄉鎮磚瓦廠被打造成電信、電力、新能源“三足鼎立”的高新技術企業集團,成為南通第一家百億級制造業企業,第一家入圍中國企業500強的制造業企業,此外,其還創下數十項全國第一。
2017年,因在強化科技投入、推進轉型升級、持續做大做強等方面成就突出,通富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石明達成為第二位獲得“張謇杯”的杰出企業家。
事實上,薛濟萍、石明達都是南通先進制造業領域的領軍人物,在企業家群體中具有鮮明代表性、良好公認度和廣泛影響力。為此,南通市委、市政府決定將兩位企業家創新創業事跡在南通博物苑陳列展出,這也是對“張謇杯”杰出企業家所作貢獻的充分肯定和褒獎。
南通始終致力于著力營造尊重企業家、愛護企業家、關心支持企業家發展成長的氛圍,而這樣的努力正發揮更大示范引領和帶動作用。南通市工信局副局長賁友華介紹,去年,全年全市新增主營業務收入超10億元民營工業企業35家;新增民營高新技術企業260家,新增各類上市民營企業8家。全年有15家和14家分別躋身全省百強民企和全國500強民企榜,有4企業入圍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和單項冠軍產品榜單。
為民營企業營造高質量發展的營商環境,南通做的還不止這些。南通還開展“企業服務周”“企業家面對面”等活動,出臺促進經濟發展提質增效升級若干政策措施等;南通市人大推動細化實化扶持實體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的激勵政策;南通市經信委、民發辦為實體經濟企業降低成本超110億元;南通市金融辦促成各類企業實現直接融資超1500億元……
去年12月,南通發布的《關于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確要求,市、縣兩級設立民營企業服務中心,建設運行“政企通”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政策信息、辦事指引、供需對接、風險預警等綜合服務,幫助協調解決企業運行中的困難;推動工程建設項目和政府采購“不見面開標”市縣全覆蓋;根據企業申請,新增產業項目類工業用地可縮短出讓年限,降低企業首次取得土地成本,到期后按規定續期;“小升規”“個轉企”企業辦理不動產權更名時免征契稅,對小微企業(含個體工商戶)免收不動產登記費;推動“互聯網+先進制造業”融合發展,對當年投入超過1000萬元的智能化先進技術改造項目按設備投入的10%補助,購置本地企業生產的智能裝備產品超過50%的按設備投入的15%補助,以設備到場日為準,單個項目最高補助額不超過2000萬元。這一系列結合南通民營企業發展情況的具體舉措,將為南通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2019年,南通將確保民營經濟在高質量發展中保持全省第一方陣位次不動搖,這不僅對民營經濟自身發展至關重要,也是南通全市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今年,南通全市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有望達到68%,民營經濟入庫稅金占全部稅收比重穩定在72%左右,固定資產民間投資增長10%以上;有望實現新增營業收入超百億企業2家、新增上市民營企業10家、新增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300家,新引進超億元市外民資投資項目160個;此外,民營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有望達7200億元,民營經濟超百億特色板塊有望新增2個。
實現高質量發展,客觀上也在要求南通在拿出繡花功夫做精產品的同時,要更加注重品質提升、品牌打造,以出類拔萃的產品、家喻戶曉的品牌,實現更好“走出去”?!捌放埔庾R”,不僅是一個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法寶,也是一座城市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南通正支持民營企業實施品牌戰略、商標戰略和標準戰略,引導支持優質資源向知名企業聚集,引導有品牌優勢的企業加快向研發設計和品牌營銷兩端延伸,促進品牌產品不斷升級。以名牌企業、名牌產品為依托,在家紡、電動工具、電子信息等民營經濟重點特色板塊和重點產業內培育、扶持打造一批區域品牌,提升產業、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知名度和占有率。
通過實施品牌強企推進工程,南通已擁有馬德里國際注冊商標200件、地理標志商標21件、中國馳名商標66件。羅萊家紡品牌戰略讓公司產品連續12年保持同類產品市場綜合占有率第一,連續6年領跑家紡電商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南通還在大力實施“標準化+”戰略,支持企業通過技術標準占據行業領先地位,南通企業先后主導或參與制定6項國際標準、825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此外,南通還應充分發揮聯合國知識產權授予的南通家紡城版權管理優秀示范點的引領作用,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展開特色產業產權交易試點。
在經濟全球化的當今,面向世界市場配置高端資源,成為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不二選擇。因此,做好更高水平“走出去”的大文章,對南通而言也至關重要??v觀南通制造業的國際化進程,不少企業已經從產品端“走出去”的“1.0版本”,升級到制造端“走出去”的“2.0版本”,紛紛在重點海外銷區布局生產基地。南通現已成為中國最大、世界第三的綜合性家用紡織品交易市場,市場成交額已超過1000億元。
更令人振奮的是,一些行業龍頭企業已經率先升級到資本端“走出去”的“3.0版本”,通過開展跨國收購和兼并重組,整合全球優質資源,尤其是技術、人才等高端要素。比如,通富微電收購AMD蘇州及AMD檳城兩個企業,一舉填補了國內高端CPU芯片封測技術空白,企業產能躍居全球第6位。
為保障南通企業“走出去”,南通不僅在國內提供服務,還將服務“線上化”,甚至將服務送到國外。南通市商務局在全國率先設立“引航燈”涉外法律扶助基金,受理企業涉外法律咨詢近百次;2017年,南通正式啟動全球通商在線APP項目,通過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為南通乃至全國和非洲以至全世界之間構架一個集新聞資訊、經貿洽談、生活娛樂等于一體的綜合類主流信息平臺,為世界各地所有的華人提供各種幫助和服務;此外,南通還在全國首創“南通市海內外警僑聯動服務中心”,打通海外護僑“最后一公里”。目前,已在海外建立了20余家分中心,在國內僑胞相對聚集的地區同步建立了聯絡站、聯系點和服務室等。
推動民營企業技術創新實現從“跟跑”到“領跑”
正如南通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陸志鵬所說,南通爭當全省高質量發展的先鋒,需要一批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地標性產業集群、地標性企業和地標性企業家作為引領和支撐。近年來,中天科技瞄準5G市場,加快光通信長距離傳輸產品的研發進程;通富微電牽手南通中創區建設產業研究院;南通國盛智能科技開建投資10億元的大型數控機床新項目;南通晶城科創園啟動二、三期項目建設,正打造產學研公共平臺孵化更多科創企業……
新技術的應用是企業推動效率變革的“加速器”。南通正引導民營企業積極擁抱互聯網、大數據時代,增強信息化意識和互聯網思維,在“3+3+N”產業中植入人工智能“基因”,讓生產過程變得“聰明”起來,加快傳統生產、管理和營銷模式變革,促成產業發展換道超車、加速崛起,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化生產。近年來,“智能制造”成為一個大“火”的概念。事實上,它不僅是制造環節的自動化控制,而是包括從訂單接受、產品設計、物流配送、售后跟蹤等在內的全要素、全流程概念。在智能制造領域,相關數據顯示,經過智能化改造后的制造業項目,生產效率平均提升30%以上,運營成本平均降低20%左右。令人欣喜的是,南通不少企業已在智能制造上展開布局,工信部公布的全國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南通占據江蘇全省1/4。比如大生集團建成中國紡織行業首條國產化、智能化生產線,萬錠用工由50人降到15人,顯著提升了生產的質量效益。
新技術快速吸收與應用對于民營企業固然重要,而技術創新更是其競爭力的根本所在。事實上,南通也正積極推動民營企業開展科技創新。首先從完善創新政策體系著手,積極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引導民營企業開展技術創新,進一步加快新產品研發、新技術運用和新設備更新;其次,積極發揮南通產業技術研究院創新引領作用,通過市場化、項目化等形式,圍繞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發展需求,加快組建產業公共研發平臺和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立一批新型產業技術合作聯盟,加快重大應用成果產業化;最后,對行業龍頭、規模以上民營企業、中小企業采取不同的引導策略。其中,積極支持行業龍頭骨干企業創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等高水平研發機構,對產業發展的共性關鍵技術、核心關鍵技術等集中開展攻關;支持規模以上民營企業建設國家級、省級、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實現大中型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發揮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資金的引導作用,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技術創新活動。
南通推動民營企業進行科技創新,也有著時間表和任務書。圍繞“3+3+N”打造地標性產業和企業,迫切需要突破核心技術上的缺失環節和短板。為此,南通選擇將高端紡織產業領域的高檔面料、印染后整理,船舶海工產業領域的通信導航等關鍵設備,智能裝備產業領域的關鍵基礎零部件,新材料產業領域的關鍵工藝、專用裝備,新能源汽車產業領域的電機、電控、電池等,作為技術攻關突破的主攻方向和重點?!笆濉逼陂g,南通全市力爭新培育50家具有行業影響力的科技“小巨人”及2000家科技型企業,完成50項江蘇省成果轉化項目,完成2000項產學研項目。
南通深知逐步實現從技術“跟跑”到“并跑”再到“領跑”的躍升,需要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和技術攻關,力爭取得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能夠實現國產替代、填補行業空白的創新成果。而創新平臺是產業技術創新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策源地。集聚高端創新要素,必須要持續打造和推出一批具有更強吸引力的創新平臺,為創新人才提供便利的“創新熟地”和事業平臺,形成對創新要素和人才的“強磁場”。為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南通正在加快建設17平方公里的中央創新區,重點打造南通高等研究院,搭建集聚創新資源、推動協同創新的公共平臺。值得一提的是,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等一批科研機構已經簽約落戶,而在不少落戶南通中央創新區的機構和企業看來,其正在成為一個把技術成果產業化的“創新工廠”。
若您看了這些數字心情澎湃,想要自己也一展身手,歡迎致電南通好助手咨詢在南通注冊公司等相關事宜。也可以持續關注南通好助手官網及公眾號帶來的訊息,南通好助手作為南通一站式企業服務平臺,可為廣大創業者提供公司注冊、注冊商標、許可證辦理、網絡推廣、建筑資質辦理,以及代理記賬等服務,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企業名稱:南通好助手財稅咨詢有限公司
地址:南通市港閘區萬達廣場A5幢2701
電話:15262782333
網址:www.chuangkeriji.com
版權所有:南通祥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備案碼:蘇ICP備18034415號-2
手機站 咨詢微信